摘要: 建国初期,我国生产力水平较低,牛主要用于役用,其产肉、泌乳等性能远远低于发达国家,不能满足畜牧业发展需要和市场需求。为解决这一问题,1958年,受农牧渔业部(现农业农村部)委托,由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牵头,联合内蒙古、河北、辽宁等省区相关单位共同开展草原红牛选育工作。该文主要从中国草原红牛品种培育历程、品种特征与性能、各品系选育和先进技术在中国草原红牛选育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阐述。不同牛种群的选育,不仅丰富了我国牛品种资源,提升了生产性能,满足牛肉市场需求,而且创新形成了相关技术成果,为其他肉牛新品种选育提供了借鉴。
[1] 赵玉民, 张国梁, 吴健. 中国草原红牛[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20. [2] 胡成华, 张国梁, 于洪春, 等. 草原红牛导入丹麦红牛血的研究[J]. 吉林农业科学, 2005(2):43-47. [3] 胡成华, 张国梁, 刘基伟. 草原红牛导入利木赞血后产肉性能研究[J]. 中国牛业科学, 2006(4):1-3. [4] 胡成华, 张国梁, 刘基伟, 等. 草原红牛导入利木赞血的研究[C]//中国畜牧业协会. 第二届中国牛业发展大会论文集. 2007. [5] 张国梁, 刘基伟, 胡成华, 等. 草原红牛与安格斯杂种牛(F1)肉用性能比较[J].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09, 31(3):316-318, 337. [6] 吴健, 秦立红, 于永生, 等. 红色安格斯与草原红牛的杂交效果报告[J].吉林农业, 2018, 440(23):65-66. [7] 吴健, 于永生, 秦立红, 等. 红安格斯×中国草原红牛杂交一代效果研究[J]. 东北农业科学, 2021, 46(5):63-66,116. [8] 赵玉民, 杨国忠, 张嘉保, 等. 草原红牛及其杂种牛微卫星标记与生产性能关系的研究[J]. 吉林农业科学, 2005(1):40-45. [9] 杨国忠, 张嘉保, 任文陟, 等. 草原红牛及其杂种牛群体遗传变异与肉用性能的微卫星标记研究[J]. 畜牧兽医学报, 2006(2):128-133. [10] 李向阳, 张国梁, 胡成华, 等. 草原红牛微卫星标记的研究[J]. 吉林农业科学, 2008, 153(5):44-48. [11] 郭丹. 草原红牛MSTN基因第一外显子SNPs分析[D]. 延吉:延边大学, 2006. [12] 文力正, 赵玉民, 张国梁, 等. 草原红牛H-FABP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其对肉质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08, 167(5):17-21. [13] 周国利, 曹阳, 张立春, 等. 草原红牛m-calpain基因的多态性及其与肉质性状的关系[J].黑龙江畜牧兽医, 2009, 342(19):4-5. [14] 张永宏, 高妍, 陈承祯, 等. 草原红牛IGFBP3基因多态性及与部分屠宰性状的相关性分析[J]. 中国兽医学报, 2010, 30(4):549-551, 564. [15] 张金玉, 秦立红, 张国梁, 等. 草原红牛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基因3′UTR序列多态性分析[J]. 中国畜牧兽医, 2010, 37(7):103-106. [16] 吕阳, 曹阳, 高一, 等. 草原红牛AIDA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及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J]. 中国畜牧兽医, 2019, 46(8):2193-2202. [17] 马彦茹, 于永生, 曹阳, 等. 中国草原红牛PDK4基因多态性及其与肉质性状的关联分析[J]. 中国畜牧兽医, 2022, 49(6):2186-2194. [18] 刘宇, 曹阳, 赵玉民, 等. 草原红牛OLR1基因多态性及其不同基因型对肉用性状影响的研究[J].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22, 637(1):66-70, 135. |
[1] | 房希碧, 杨润军. DNA甲基化在肉牛分子遗传与育种中的研究进展[J]. 中国畜禽种业, 2023, 19(7): 49-55. |
[2] | 朱凯, 毛泽楠, 吕昕哲, 赵和平, 刘光磊. 肉牛选育新技术与当前思路[J]. 中国畜禽种业, 2023, 19(7): 68-73. |
[3] | 王宏浩, 靳光, 李博, 程景, 张丹丹, 刘彦杰, 牛晓艳, 李希, 张元庆. 数量遗传学在肉牛育种中的应用[J]. 中国畜禽种业, 2023, 19(7): 74-79. |
[4] | 张翔飞, 官久强, 赵洪文, 毛进彬, 安添午, 马宗亮, 柏琴, 罗晓林. 四川新牦牛遗传资源的挖掘[J]. 中国畜禽种业, 2023, 19(7): 90-96. |
[5] | 李博, 杨忠, 程景, 靳光, 张丹丹, 王宏浩, 杨效民, 张元庆. 太行肉牛育种现状与思考[J]. 中国畜禽种业, 2023, 19(7): 151-157. |
[6] | 伍昌华, 梁燕, 郑汝青. 贵州关岭黄牛种群特性研究进展及育种展望[J]. 中国畜禽种业, 2023, 19(6): 10-14. |
[7] | 张格阳, 吕世杰, 朱肖亭, 翟亚莹, 张志浩, 施巧婷, 张子敬, 屈俊峰, 陈付英, 王二耀. 液相芯片技术在动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J]. 中国畜禽种业, 2023, 19(6): 24-28. |
[8] | 万彬彬, 贾建刚, 邓锐强, 何江, 高江璐, 张燕茹, 李帅, 韩建欣. 肉牛生产性能测定问题分析[J]. 中国畜禽种业, 2023, 19(6): 38-42. |
[9] | 吴雨, 周迪, 陈琨, 蒋桂荣, 杨蓉, 王燕, 敖叶, 方华, 王舍. 种公猪精液品质候选基因的研究进展[J]. 中国畜禽种业, 2023, 19(6): 105-112. |
[10] | 周颖, 刘维平, 陈建平, 施文艺, 李燕妮. 甘草及其提取物在羊生产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畜禽种业, 2023, 19(5): 135-139. |
[11] | 徐科礼, 洪开祥, 撒石, 庞贤, 李洪曙, 周鹏. 罗曼蛋鸡与苗山乌鸡杂交生产性能研究[J]. 中国畜禽种业, 2023, 19(4): 12-15. |
[12] | 陶红军, 曹之童, 桑子扬. 我国种猪产业国际竞争力和贸易条件分析[J]. 中国畜禽种业, 2023, 19(4): 25-31. |
[13] | 杨爱荣. 中草药添加剂对荷斯坦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J]. 中国畜禽种业, 2023, 19(4): 75-77. |
[14] | 王喜军, 赵浴君. 引入超细澳洲美利奴对高山美利奴羊生产性能影响的研究[J]. 中国畜禽种业, 2023, 19(3): 29-32. |
[15] | 王燕, 周迪, 谭晓山, 杨蓉, 张游宇. 不同日粮精粗比对贵州黑山羊生产性能的影响[J]. 中国畜禽种业, 2023, 19(3): 49-5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