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研究旨在向甘肃高山美利奴细毛羊引入超细澳洲美利奴血统,并观察对比F1代与纯种高山美利奴羊超细型品系、无角品系后代羊周岁时的5个最主要的生产性能性状:体侧毛长、体重、剪毛量、纤维直径、净毛率。结果表明,通过引入澳洲美利奴超细公羊血统,F1代周岁公羊纤维直径平均数为16.62μm,与同龄高山美利奴羊细型品系、无角品系公羊相比羊毛细度显著变细(P<0.05);F1代周岁公羊剪毛量比高山美利奴羊细型品系增加了2.0kg,比无角品系比增加了1.58kg,差异显著(P<0.05);F1代周岁公羊净毛率变化明显(P<0.05)与高山美利奴羊细型品系、无角品系公羊相比升高了3.84%和7.64%。超细型F1代母羊体侧毛长显著高于高山美利奴羊细型、无角品系母羊(P<0.05);F1代母羊体重显著高于高山美利奴羊细型、无角品系母羊(P<0.05);羊毛细度F1代超细品系周岁母羊羊毛纤维直径为17.59μm,同龄高山美利奴羊细型为18.14μm,降低了0.55μm,差异不显著(P>0.05),无角品系母羊为20.29μm,降低0.27μm,差异极显著(P<0.05)。因此,引入超细澳洲美利奴能够克服高山美利奴羊本品种培育时遇到的瓶颈问题,可作为培育超细型细毛羊品系的改良父本,值得在广大的细毛羊养殖区借鉴推广。
[1] 李少斌. 世界羊毛业现状和发展趋势[J]. 养殖与饲料, 2018(11):5-8. [2] 文亚洲, 李范文, 王天翔. 甘肃高山细毛羊繁育推广现状及发展方向[J].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5(13):107-108. [3] 石国庆, 杨永林, 倪建宏, 等. 中国美利奴超细型细毛羊新品系的培育[J].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2012(S1):175-181. [4] 黄锡霞. 超细型细毛羊优化育种规划的研究[D]. 北京: 中国农业大学, 2005. [5] 李文辉. 高寒地区超细毛羊品系选育技术试验研究[D]. 兰州: 甘肃农业大学, 2006. [6] 岳耀敬, 王天翔, 刘建斌, 等. 高山美利奴羊新品种种质特性初步研究[J].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2014(S1):357-360. |
[1] | 王燕, 周迪, 谭晓山, 杨蓉, 张游宇. 不同日粮精粗比对贵州黑山羊生产性能的影响[J]. 中国畜禽种业, 2023, 19(3): 49-52. |
[2] | 黄李霖, 甘露, 卢艺. 酶制剂和微生态制剂对广西三黄鸡生产性能的影响[J]. 中国畜禽种业, 2023, 19(3): 53-57. |
[3] | 李春凤. 具有抗菌作用的饲料添加剂及其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J]. 中国畜禽种业, 2023, 19(1): 59-61. |
[4] | 高佳滨, 庄长楠, 王海英, 潘庆君, 冉桂霞, 左辉, 梁云龙, 刘宇, 初春玲, 倪志阳, 鲁英, 李丹苏. 地方黑羽鸡禽白血病与鸡白痢净化效果研究[J]. 中国畜禽种业, 2023, 19(1): 72-75. |
[5] | 尚丽娟. IGF2基因的多态性与辽宁黑猪生产性能的关联分析[J]. 中国畜禽种业, 2023, 19(1): 79-81. |
[6] | 王福刚, 韩寒, 张曦文, 刘召乾. 种鸡育雏阶段的科学饲养管理措施[J]. 中国畜禽种业, 2022, 18(9): 90-92. |
[7] | 罗存敏. 膳食纤维特征及豆皮膳食纤维对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J]. 中国畜禽种业, 2022, 18(8): 23-24. |
[8] | 崔元清. 微生态制剂作用机理及其在家禽生产中的应用[J]. 中国畜禽种业, 2022, 18(8): 29-30. |
[9] | 马全朝, 程亚辉, 金银利, 易先国. 黄芪超微粉对肉鸡疫苗抗体效价和生产性能的影响[J]. 中国畜禽种业, 2022, 18(8): 73-74. |
[10] | 王亮. 中草药对肉鸡成活率和生产性能的影响[J]. 中国畜禽种业, 2022, 18(7): 40-41. |
[11] | 花树洋. 提高肉鸡养殖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J]. 中国畜禽种业, 2022, 18(6): 170-171. |
[12] | 黄冬玉, 伍文彬, 付军. 不同品种肉牛杂交组合改良效果观察[J]. 中国畜禽种业, 2022, 18(4): 39-40. |
[13] | 李涛, 刘建明, 杨光维, 褚洪忠, 马军, 团勇, 陈春华, 张梅, 范守民, 姚闰晨. 新疆褐牛不同父本杂交后代生产性能分析[J]. 中国畜禽种业, 2022, 18(4): 77-78. |
[14] | 侯艳华, 王威, 孟令峰. 鸡群光照管理与生产性能的关系[J]. 中国畜禽种业, 2022, 18(4): 170-170. |
[15] | 唐槟. 肉用种鸡育成阶段的养殖管理技术[J]. 中国畜禽种业, 2022, 18(3): 182-18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