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畜禽种业 ›› 2022, Vol. 18 ›› Issue (4): 77-78.

• 畜业技术 • 上一篇    下一篇

新疆褐牛不同父本杂交后代生产性能分析

李涛1, 刘建明1, 杨光维1, 褚洪忠1, 马军1, 团勇1, 陈春华1, 张梅2,*, 范守民1, 姚闰晨1   

  1. 1,新疆伊犁州畜牧科学研究所 835000;
    2,新疆伊犁职业技术学院 835000
  • 出版日期:2022-04-26 发布日期:2022-05-16
  • 通讯作者: *张梅(1993-),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 作者简介:李涛(1990-),硕士,畜牧师,研究方向: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 基金资助:
    伊犁职业技术学院科研计划项目(yzyxm2021017); 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CARS-37)

  • Online:2022-04-26 Published:2022-05-16

摘要: 为探讨不同父本杂交后代的生产性能,筛选出最佳父本,为新疆褐牛选育选配提供科学依据。试验测定了6个种公牛号杂交后代出生重及6月龄的体尺指标并进行差异分析。结果表明,MXH(3812)后代的出生重最大,优于其他种公牛后代;MXH(3812)和DXH(352800)的后代体高极显著高于其他后代的体高(P<0.01);DXH(352800)和MXH(3812)的胸围极显著大于DXH(352950)和MXH(4832)(P<0.01);DXH(352950)后代的体斜长极显著低于其他后代,以DXH(352800)的体斜长最大,较DXH(352950)后代的体斜长高出5.34cm(P<0.01);3种杂交后代的综合分析表明,DXH(352800)后代的体高、体斜长、胸围和管围较其他种公牛有很大优势。综上所述,DXH(352800)和MXH(3812)后代表现出较高的生产性能,在本地区具有极高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 新疆褐牛, 父本, 杂交, 生产性能, 选育选配

[1] 李涛,刘建明,杨光维,等.新疆褐牛不同杂交组合生长曲线拟合分析[J].中国奶牛,2021(7):29-32.
[2] 刘建明,杨光维,陈春华,等.新疆褐牛不同杂交组合生产性能分析[J].家畜生态学报,2019,40(4):32-36.
[3] 李涛,张梅,刘建明,等.新疆褐牛体重与体尺指标的相关及回归分析[J].浙江农业学报,2021, 33(7):1177-1183.
[4] 桑扎根,魏趁,杨楠,等.新疆褐牛种公牛精液生产性状遗传参数估计[J].中国畜牧杂志,2021, 57(8):119-123.
[5] 赵改名,秦可梦,李佳麒,等.不同部位新疆褐牛肉的品质差异分析[J].肉类研究,2021,35(1):1-6.
[6] 岳涛,加依娜古丽·吐尔逊拜,杨光维.新疆褐牛犊牛生长发育特点及饲养管理技术[J].畜禽业,2021,32(3):51,53.
[7] 耿娟. 新疆褐牛群体改良现状及展望[J].新疆畜牧业,2020,35(2):14-17,20.
[8] 杨光维,乃比江,刘建明,等.美国褐牛杂交改良新疆褐牛效果的研究[J].中国牛业科学,2014,40(5):22-25.
[9] 刘建明,杨光维,褚洪忠,等.引进德国褐牛杂交改良新疆褐牛效果观察[J].中国草食动物科学,2020,40(4):76-78.
[10] 王淑辉. 肉牛线性外貌评定和不同经济类型牛评定方法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
[1] 黄冬玉, 伍文彬, 付军. 不同品种肉牛杂交组合改良效果观察[J]. 中国畜禽种业, 2022, 18(4): 39-40.
[2] 侯艳华, 王威, 孟令峰. 鸡群光照管理与生产性能的关系[J]. 中国畜禽种业, 2022, 18(4): 170-170.
[3] 唐槟. 肉用种鸡育成阶段的养殖管理技术[J]. 中国畜禽种业, 2022, 18(3): 182-182.
[4] 袁军虎, 葛位西, 王熠略, 张甜, 田志龙, 张楠. 畜禽品种的培育现状及主要技术简介[J]. 中国畜禽种业, 2021, 17(8): 43-44.
[5] 张树强, 李庆梅. 绵羊地方品种改良中的问题与措施[J]. 中国畜禽种业, 2021, 17(8): 90-91.
[6] 李立, 林瑞麒, 胡晓燕, 鲁志平, 关铜. 杂交野兔饲养管理技术[J]. 中国畜禽种业, 2021, 17(6): 95-96.
[7] 王萍, 姜明君, 黄金发. 加强蛋鸡饲养管理延长产蛋高峰期的作用[J]. 中国畜禽种业, 2021, 17(6): 183-184.
[8] 赵玉民, 李姣, 吴健, 秦立红, 张国梁, 刘基伟. 我国地方黄牛遗传改良概述[J]. 中国畜禽种业, 2021, 17(5): 98-99.
[9] 李长喜, 农丽容, 陆丹, 陆晶山, 韦丽丽, 夏春波, 兰群丽, 秦文文, 杨支吉, 李顺芳, 罗伟宏, 李乃勇, 玉昌, 梁淑芳, 俸祥仁. 复合酶制剂对育肥猪生产性能、肉品质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J]. 中国畜禽种业, 2021, 17(5): 119-122.
[10] 周建忠, 纳进程, 张志恒, 张杨, 闫向民. 不同品种母牛肉品质评价分析[J]. 中国畜禽种业, 2021, 17(3): 55-58.
[11] 陈继位, 王萍, 唐永玲. 提高初产母猪生产性能的关键措施[J]. 中国畜禽种业, 2021, 17(2): 106-107.
[12] 石琴, 袁立岗, 蒲敬伟, 刘金玲. 油麻鸡疾病预防技术[J]. 中国畜禽种业, 2021, 17(2): 182-183.
[13] 林全贵. 安格斯肉牛杂交改良本地黄牛的效果分析[J]. 中国畜禽种业, 2021, 17(12): 94-94.
[14] . 肉牛产业技术战略示范联盟建设探索[J]. 中国畜禽种业, 2019, 15(1): 0-.
[15] . 肉牛繁育改良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 中国畜禽种业, 2019, 15(1): 0-.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