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马猛, 汤绮明, 苏瑛, 等. 不同性别雷州黑鸭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测定[J]. 中国畜牧兽医, 2013, 40(9):124-127. [2] 曹正锋, 杨耀宗, 姚颖, 等. 不同日龄樱桃谷鸭生长性能及肉品质测定[J]. 中国畜牧杂志, 2017, 53(5):29-33. [3] 郭丽君, 牛淑玲, 马倩, 等. 抗菌肽制剂对芦花鸡胸肌肉质性状、游离氨基酸及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J]. 动物营养学报, 2012, 24(4):722-728. [4] 卢庆萍, 张宏福, 姜旭明, 等. 不同饲养方式对肉鸡生产性能、肉质性状及肌肉组织学特性的影响[J]. 动物营养学报, 2010, 22(5):1237-1242. [5] 祁晶, 刘洋, 张亚茹, 等. 运输时间和运输密度对北京鸭血液激素生化指标和肉品质的影响[J]. 中国兽医杂志, 2015, 51(11):85-86. [6] 王健, 臧大存, 左伟勇, 等. 品种和部位对鸭肉肉质的影响[J]. 家畜生态学报, 2008, 29(6):26-33. [7] 陈秦怡, 万金庆, 王国强. 温度波动对冷藏鸭肉品质的影响[J]. 食品科技, 2008, 33(1):234-236. [8] 何宗亮, 郗正林, 虞德兵, 等. 连城白鸭杂交后代肌肉氨基酸含量测定及评价[J]. 安徽农业科学, 2015, 43(14):124-126. [9] 何照波, 李万贵, 张依裕, 等. 三穗鸭兴义鸭樱桃谷鸭肉质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差异性分析[J]. 当代畜牧, 2014, 278(18):45-47. [10] 杨烨, 方桂友, 李忠荣, 等. 不同饲养方式对肉鸡肌纤维组织学特性及肌肉嫩度影响的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09, 37(27):13101-13102. [11] 孙会, 秦贵信, 姜海龙, 等. 宰前短期高钙日粮对猪生产性能、和肉品质及肌原纤维小片化指数的影响[J]. 中国畜牧杂志, 2010, 46(5):39-43. [12] 唐辉, 汪艳, 江俊, 等. 上市日龄和羽色对文昌鸡肉质特性的影响[J]. 西南农业学报, 2009, 22(2):509-512. [13] 姜慧绘, 李华, 张正芬, 等. 天农麻鸡肉质的评价[J]. 中国畜牧杂志, 2017, 53(12):37-40. [14] 潘爱銮, 吴艳, 申杰, 等. 不同鸡品种肉质性状比较分析[J]. 湖北农业科学, 2015, 54(23):5966-5968. [15] 段玲欣, 常丽, 李祥龙, 等. 坝上长尾鸡与海兰褐鸡肌肉营养成分对比研究[J]. 动物营养学报, 2017, 29(7):2307-2314. [16] 李凯, 豆腾飞, 荣华, 等. 武定鸡和大围山微型鸡脂肪酸含量及FADSFADS2基因表达差异研究[J]. 中国家禽, 2018, 40(5):13-16. |
No related articles fou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