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席邦德, 马平. 关岭黄牛保护与开发的措施及对策[J]. 养殖技术顾问, 2013(6):258-258. [2] 赵焕平. 关岭牛FoxO6转录因子与MSTN启动子相互作用的机制研究[D]. 贵州:贵州大学, 2017. [3] 何光中, 刘镜, 焦仁刚, 等. 贵州地方品种肉牛遗传资源特点及研究利用[J].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3(23):45-48. [4] DB52/T1301—2018, 关岭牛[S]. [5] DB52/T1475—2019, 关岭牛饲养管理技术规程[S]. [6] 罗启华, 王安娜. 贵州关岭黄牛发展现状与思考[J]. 草食家畜, 2011(4): 15-16. [7] 刘若余, 杨公社, 夏先林, 等. 贵州关岭黄牛线粒体DNA D-loop区全序列遗传多样性分析[J].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5, 24(1):33-36. [8] 杨红文, 韩勇, 刘镜, 等. 微卫星标记对4个贵州地方牛品种遗传多样性研究[J]. 贵州畜牧兽医, 2016, 40(5):5-9. [9] 何正权, 张亚平, 简承松, 等. 贵州黄牛品种间mtDNA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研究[J]. 动物学研究, 1999, 20(1):7-11. [10] Quan J Q, Li Y Q, Yang Y H, et al.Population genetic diversity and genetic evaluation models reveal the maternal genetic structure and conservation priority characteristics of indigenous cattle in China[J]. Global Ecology and Conservation, 2021(32): e01903. [11] 潘周雄, 夏先林, 汪真兰, 等. 贵州关岭黄牛杂交改良进展研究[J]. 四川畜牧兽医, 2006, 33(4):28-30. [12] 金睿. 贵州关岭黄牛开放式保种实施效果分析[D]. 贵州:贵州大学, 2009. [13] 陈兴华, 王保亚, 覃信忠, 等. 西门塔尔牛改良关岭黄牛的效果分析[J]. 中国牛业科学, 2008, 34(3):36-38. [14] 刘忠伟, 陈伟, 夏丹. 不同年龄关岭黄牛生长性状及肌肉氨基酸组成分析[J]. 湖北农业科学, 2015(17):4240-4244. [15] 周迪, 李俊, 李平, 等. 贵州关岭牛、安格斯牛和贵州关岭牛×西门塔尔杂交牛肉品质分析研究[J]. 黑龙江畜牧兽医(下半月), 2020(12):49-52. [16] 何光中, 刘镜, 杨忠诚, 等. 贵州本地品种肉牛生产雪花牛肉的试验研究[J].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5, 471(3):82-84. [17] 吴雨, 陈祥, 陈伟, 等. 贵州地方黄牛IGF-1基因多态性及生物信息学分析[J].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20, 39(5):2014-2020. [18] 周志楠, 吴雨, 陈祥, 等. 贵州地方黄牛GHR基因遗传变异、功能预测及其与生长性状的关联性分析[J]. 中国畜牧兽医, 2021, 48(3):932-945. [19] 石鹏飞, 阮涌, 刘文娇, 等. 关岭牛FABP3和FABP4基因的分子特征及其组织表达分析[J]. 南方农业学报, 2022, 53(8):2281-2293. [20] 徐龙鑫, 朱丽莉, 张麟, 等. 关岭黄牛POMC基因多态性及其与生长性状的关联性分析[J]. 西南农业学报, 2016, 29(2):451-454. [21] 苏绍辉. 贵州关岭牛肉品牌建设与推广策略探究[J]. 南方农业, 2019, 13(33):79-81. [22] 黄永震, 张桂民, 冯明祥, 等. 关岭牛种质资源保护与肉用选育改良的问题与对策[J]. 中国牛业科学, 2017, 43(5):44-46, 52. [23] 王珍梅, 杨蓉, 谢艳, 等. 贵州肉牛遗传育种与繁殖技术发展趋势[J]. 现代畜牧科技, 2023(1):58-60. [24] 刘鹏程, 张继, 邱淦远, 等. 关岭牛TBC1 D7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筛查及生物信息学分析[J]. 浙江农业学报, 2022, 34(7):1402-1411. [25] 吴雨, 宋汝谋, 陈伟, 等. 贵州地方黄牛GH基因多态性及生物信息学分析[J]. 中国畜牧杂志, 2019, 55(8):41-46. [26] 张顺进, 寇浩玮, 丁晓婷, 等. 全基因组选择技术在反刍动物遗传育种中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J].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21, 29(3):571-578. [27] 王鹏, 张凯, 孟宪宝. 基因组选择技术在奶牛育种规划中的应用[J]. 黑龙江畜牧兽医(上半月), 2014(8):77-82. [28] 范翌鹏, 孙东晓, 张勤, 等. 全基因组选择及其在奶牛育种中应用进展[J]. 中国奶牛, 2011(20):33-38. [29] 谈成, 边成, 杨达, 等. 基因组选择技术在农业动物育种中的应用[J]. 遗传, 2017, 39(11):1033-1045. [30] Magalhaes A F B, Schenkel F S, Garcia D A, et al. Genomic selection for meat quality traits in Nelore cattle[J]. Meat Sci, 2019, 148:32-37. [31] 师科荣, 王中华, 林雪彦, 等. 山东省奶牛高产群培育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J]. 中国科技成果, 2020, 21(10):33, 35. [32] 张天留, 葛菲, 朱波, 等. 肉牛种业科技创新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J]. 中国畜禽种业, 2022, 18(10):3-16. |
No related articles found! |
|